捷格加廖夫轻机枪,苏制捷格加廖夫轻机枪

Zbk7655|
4

苏制捷格加廖夫轻机枪

抗美援朝志愿军经典武器:苏制捷格加廖夫轻机枪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的武器装备基本上是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缴获的,有日制、美制、英制、捷克制等等以及国内兵工厂生产的。就火炮和枪械而言,就产自世界上24个国家98家兵工厂,其品种和型号多达110种。仅步枪口径从6.5毫米到11.43毫米多达13种,各种枪械的型号更是多达几十种,口径繁杂、样式各异,被称为“万国牌”。

从战争第二年开始,志愿军开始逐步换装苏制武器,装备水平得到改善。同时,为适应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和武器制式化建设的需要,我国除从苏联获得武器援助外,还争取在武器生产制造方面获得技术援助。战争后期,一批国产武器(以仿制为主)开始装备志愿军。

苏制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性能参数:

全长:1270毫米

重量:9.12千克

口径:7.62毫米

弹匣容量:47发(莫辛纳甘步枪弹)

枪口初速:840米/秒

理论射速:500~600发/分

战斗射速:80~90发/分

最大射程:3000米

苏制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枪身上面有一个标志性的大圆盘,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47发弹盘供弹器,圆盘在射击的时候跟着转动,中国俗称’转盘机枪”,又被称为“唱片机枪”这款轻机枪由苏联著名的枪械设计师瓦西里,捷格加鹰夫于1923年开始设计。1928年正式装备苏军,型号定为“DP-28”,在中国音译为“德普式轻机枪”,为苏联二战时期最重要的轻武器之一。

1950年志愿军入朝作战后,根据中苏两国协议,苏联向中国有偿提供一批武器,DP-28型轻机枪是第一批来到中国的武器装备,志愿军使用这款火力凶猛的苏式机枪,给予美军重大杀伤,因为装弹数量多,火力持续性比捷克造好得多,志愿军装备后班、排火力有明显的提升。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受到广大指战员的喜爱,“转盘机枪”也成为志愿军标志武器之一。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的资料带图

产品名称:捷格加廖夫ДП和ДПМ 7.62mm轻机枪(7.62mmРучныеПулемётыДегтярёваДПиДПМ)生产单位:现状:停产用途:杀伤800m内有生目标概述捷格加廖夫ДП和ДПМ 7.62mm轻机枪是前苏联捷格加廖夫主持设计的,1926年设计定型,1928年装备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用中发现,该枪连续射击后,枪管发热致使枪管下方的复进簧受热而改变性能,影响武器的正常工作。后将复进簧改放在枪尾内,于1944年重新定型,改名为ДПМ轻机枪。ДП轻机枪在50年代被淘汰。ДП轻机枪的变型枪还有:ДА航空机枪、ДА-2双管航空机枪、ДТ坦克机枪、ДТМ改进型坦克机枪等。结构特点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结构简单,全枪只有65个零件,制造工艺要求不高,适合大量生产,而且枪的机构动作可靠,但质量太大。1.枪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闭锁机构为中间零件型闭锁卡铁撑开式(欲称鱼鳃撑板式)。闭锁时,靠枪机框复进将左右两块卡铁撑开,锁住枪机。采用弹盘供弹,弹盘由上下两盘合拢构成,上盘靠弹簧使其回转,不断将弹送至进弹口。该弹盘可容弹47发,平放在枪身的上方。发射机构只能进行连发射击,有经常性的手动保险。枪管与机匣采用固定式联接,不能随时更换。枪管外有护筒,下方有活塞筒,内装活塞和复进簧。枪身的前下方装有两脚架。2.瞄准装置该枪瞄准装置由柱形准星和带V形缺口照门的弧形表尺组成。准星上下左右均能调整,两侧有护翼。表尺也有护翼,该护翼兼作弹盘卡笋的拉手。3.弹药该枪发射前苏联1908年式7.62mm有底缘枪弹。 [编辑本段]性能数据口径----7.62mm初速----840m/s最大射程----3000m表尺射程----1500m有效射程----800m枪口动能----3303J理论射速----600发/min战斗射速----80~90发/min自动方式----导气式闭锁方式----卡铁撑开式发射方式----连发供弹方式----弹盘容弹量----47发全枪长----1270mm枪管长----605mm膛线----4条,右旋火线高----276mm全枪质量(不含弹盘)----9.1kg枪架质量----700g供弹具质量 47发实弹盘----2.8kg 47发空弹盘----1.59kg瞄准装置准星----柱形照门----V形瞄准基线长----616mm配用弹种----1908年式7.62×54,mmR枪弹